《石鼓牌》| 酥薄月記憶!
時間 : 2025年08月08日 08:30:07 瀏覽量 : 26

又到一年中秋,丹桂正飄香,金菊開始怒放。這是個溫馨、甜蜜、和樂的節(jié)日,關于這個節(jié)日的符號,于我,于所有的衡陽人,我想應該就是“石鼓”牌酥薄月了。
“石鼓”酥薄月伴隨著數(shù)代人的成長,經(jīng)百年風雨,歷千回月圓月缺,而永駐在我們記憶深處,成為游子念念不忘的家鄉(xiāng)的味道。那一層一層薄如紙的又酥又香的皮兒,那甜軟而不膩的餡兒,帶給我們多少期盼,多少歡樂,多少溫馨。
當中秋來臨,當一輪圓月升上天空,照徹了皎潔的大地,奶奶會虔誠地用盤子裝出酥薄月,還有花生等其他點心,然后每人分發(fā)一個月餅,我和弟弟妹妹用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著,急切地要品嘗,又舍不得一下吃完。
我們一片片地撕著那層層皮兒,一丁點一丁點地往嘴里送,有芝麻粒往下掉落,一定迅速用手小心接住。那香呀,滿腔滿喉;那甜呀,沁入肺腑;那酥呀,醉透了全身。
現(xiàn)在,味蕾不再那么敏感,但“石鼓”牌酥薄月帶來的感覺猶在,“石鼓“牌酥薄月悠長的人文讓它魅力長存?!笆摹鄙虡酥壸跃秘撎煜率⒚氖臅海臅簽橹袊糯拇髸褐?,是湖湘文脈的發(fā)祥地。
衡陽素來以風水寶地為文人騷客所稱道,而石鼓書院因坐落于三江匯流的石鼓山,天闊水茫,風景秀雅凈透,而列為風水之最。明代朱熹曾作《衡州石鼓書院記》,云:石鼓據(jù)蒸湘之會,江流環(huán)帶,最為一郡佳處。
石鼓,成了衡陽的文化符號。而南北特的酥薄月見證了衡陽的歷史變遷,糅進了衡陽傳統(tǒng)文化的內涵,承載了傳統(tǒng)的“家”文化、“和”文化,與“石鼓”之名相諧相稱。該酥薄月?lián)碛?40多年厚重的歷史,是衡陽地方知名傳統(tǒng)特產(chǎn),它由高檔面粉、白糖、動植物油、玫瑰、桂花、喬餅、飴糖等十二種原料按恰到好處的比例配方,經(jīng)十四道傳統(tǒng)工藝與現(xiàn)代技術相結合精工細致而成,口感酥松醇綿,風味獨特,深受海內外喜愛。然而它的價格一直很親民,是咱老百姓的食品。它的包裝多年來一直沿襲簡單樸素而溫馨的粉色系列,沒有任何的過度包裝,彰顯了企業(yè)的自信、良心和社會責任感。每逢中秋節(jié),家里老人總要叮囑一句:千萬別買廣月,千萬別買豪華包裝的,要買就買“石鼓”牌酥薄月,好吃,又實惠。
小小的酥薄月,是一份綿長的記憶,是一份樸素的溫暖,是一份悠長的鄉(xiāng)愁,是令人魂牽夢繞的家鄉(xiāng)的味道。
文章來源:節(jié)選自“石鼓“牌酥薄月文化節(jié)有獎作文